加入收藏
服务热线
86-18513749991
当前位置:首页>业务中心>过程安全管理PSM
过程安全管理PSM |

 

联合普肯基于多年的安全咨询实践经验,在OSHA PSM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一套全面的、适合国内企业的安全绩效提升体系。该体系以安全领导力、安全文化要素为牵引,以作业许可管理、事故事件管理、应急管理、变更管理、设备完好性管理等要素为抓手,结合跨国公司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实践、方法和工具,从技术安全、设备安全、生产安全、现场安全等维度全面推动企业现有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升级和落地,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压实和落地,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达到零事故、零伤亡、零泄露的终极安全管理绩效目标。


过程安全诊断


专家组通过文件审查、现场走访、人员访谈等客观评价的方式,以量化的分数展示和衡量企业过程安全管理水平、管理深度和质量,同时对标国际先进的过程安全管理良好实践,查找企业在技术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现场安全管理、依法合规等方面的不足和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和改进方案。

诊断工具采用联合普肯自主开发的“危化品企业安全指数评估系统”,对涵盖过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内的二十二个管理要素进行量化评估。


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是被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在过程安全管理的作用不可小觑;可以潜移默化,将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成为一种粘合剂,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促使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和智慧、能力;可以产生与传统的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的软约束效应;可以规范员工的习惯和行为。


安全领导力


安全领导力不仅影响企业总体的安全文化,更决定企业员工的士气、工作态度、企业的安全绩效的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就个人领导力而言,“安全离不开领导”,没有领导的重视,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视,企业的安全将难以有所改善。安全领导力,除了口头上对安全重要性的宣讲,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公司战略规划、用人制度、资金管理利用等重要决策上。个体领导的安全领导力加一群追随者得到的是相加的效果,而一个具有安全领导力的团队所产生的却是倍增的效果。


工艺危害分析


工艺危害分析(PHA)是有组织的、系统地对工艺装置或设施进行危害辨识的工具,可以充分识别工艺中的潜在风险,进而为装置日常操作以及风险控制提供有力帮助。工艺危害分析方法与工具众多,包括:what-if、检查表、FMEAHAZOP、事故树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工艺危害分析适用于装置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包括: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役生产装置,装置停用、封存,装置拆除和报废,变更管理和事故调查等。


变更管理


当企业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和组织机构等发生改变或更新时,需要对其实施全流程进行标准化的变更管理。完善的变更管理,可以很好地管控变更项目的数量,并通过风险审查工具有效识别变更带来的新的风险,并提出最佳解决方案,进而确保变更过程得以安全实施。变更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通过设计变更管理流程、编制变更管理制度、监督变更实施过程以及持续改进等基本方法来实现。作为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变更管理贯穿于企业或装置的全生命周期。


预防性维修


通过对设备进行系统性检查、测试,进而按预定的时间间隔或规定的准则实施维修,达到防止意外的设备功能故障发生的目的。通过实施预防性维修,可以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维护状态,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正常生产。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减轻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从长期影响和成本比较看,预防性维修比故障性维护更有意义。目前,有效的预防性维修主要是通过“基于风险的检测”(RBI)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两个工具来实现。


安全功能仪表


在事故发生时,安全仪表(SIS)系统能自动将过程调至安全模式,或减缓事故造成的后果,保障生产的安全。安全仪表系统并不是安全性越高越好,需要通过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确定必要的风险降低指标,然后确定SIL等级并进行风险分配,进而确定安全仪表系统应承担的风险降低指标,最后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与可用性,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合理配置。SIL评估可以应用于设计阶段以及在役装置的安全仪表系统改造。


开工前安全审查


开工前安全审查是对工艺装置、系统、设备投入运行前的专业性、系统性安全审查。可以确保装置、系统、设备投用前关键的安全条件已经被全面评估。有效的开工前安全审查,可以客观真实地暴露出影响开车的关键性安全问题,使之及时得到澄清、解决或跟踪,从而确保工艺系统符合安全投产的条件,有效降低和控制开车期间的安全风险。开工前安全审查可以广泛应用于装置的建设、运行、变更等工作领域。


报警管理


由于DCS增设报警方便且无需增加额外成本,许多企业都设置了过多的报警保护,且将报警值设置在操作范围内,用于提醒操作人员。在装置开停车过程中、生产扰动比较大的非正常工况下,会同时产生大量的报警信息,关键报警被淹没而未被及时响应,导致安全事故。报警管理是通过分级管理和报警值优化,消除大量滋扰报警、不必要的报警等,凸显与安全密切相关的报警,提高报警的有效性,解决操作人员对报警“视而不见”的问题,使操作人员在非正常工况下采取正确的响应,确保装置安全运行。


风险作业管理(作业许可)


风险作业管理是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及书面文件,对从事风险作业的人员、机具、材料、方案、环境及作业活动全过程进行的一种授权和约束。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作业许可的审批过程,实现对风险作业人员及活动的许可;通过工作危害分析,明确作业风险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通过过程监督和量化审核,实现对作业人员及活动的约束,避免因作业人员及活动超出约束范围,施工机具不完好、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威胁作业及周边人员的生命安全,给企业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承包商管理


承包商管理是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等条件约束下,对承包商选择、准入、作业过程监督、安全绩效评价等进行全过程、系统性管理的活动。系统化的承包商管理可以确保将承包商管理风险由部分控制转变到全面可控,并促使承包商由被动接受管理转变到主动加强管理,从而有效控制承包商作业过程中的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主要工具是“救命规则”和“观察和干预”,但根本还需要转变“低价中标”的承包商选商模式。


事故事件管理


完善有效的事故事件管理体系,对于防止事故重复发生,提升企业安全业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事故事件管理的实施,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体系,在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和领导力的支撑下进行,通过建立全员参与的激励机制,推行“ACT”卡,关注和管理未遂事件,从而实现事故关口前移,有效避免未遂事件发展为事故。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事故调查质量、事故分享、事故控制措施、落实追踪等关键环节。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防止意外事件升级为灾难事故或减轻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所以,有效的应急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挽救人员生命,降低事故带来的财产损失、声誉影响和环境污染。因此,企业只有在事故风险辨识、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才能实现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以及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和最小集体,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条例以及企业的方针、政策等最终都要在班组层面落实。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控制措施,也都要依靠班组员工实施。高效、科学的班组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创造优良安全绩效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基于装置的工艺安全信息,通过执行操作规程可以实现预期的操作意图,使工艺装置在设计要求的状态下稳定运行。浅显易懂、步骤清晰的操作规程,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可以给操作人员提供完整和清晰的操作指南;在异常工况下,可以给操作人员提供准确、安全、高效的操作指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与人为因素相关的工艺安全事故。


工艺安全信息


工艺安全信息管理是对书面(或电子)信息资料的管理及运用。准确的工艺安全信息是开展过程安全管理的基础,是进行工艺系统改造的重要依据,更是设计、生产操作、维护保养经验和教训等信息的更新和积累。全面而开放的工艺安全信息,可以帮助员工正确地识别和掌握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害,以便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减轻危害的后果甚至消除危害。





给我们留言 | Message
公司
姓名
电话/邮箱
  • 留言内容
  • Copyright 2014北京联合普肯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06059号-1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甲1号13号楼4层403
    电话:86-18513749991